本文源自:南早网
现在距离12月29日新工体竣工交付的日子已经越来越近,阔别大众两年多的北京工人体育场即将重新回到公众的视野和生活中;而本赛季的中超联赛也即将进入最后的阶段,随着不断有疫情管控放松的消息传出,下赛季的中超回归正常的主客场赛制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这也就意味着,在外漂泊三年的北京国安终于可以回到自己真正的主场比赛。而对于中赫集团这个同时拥有中超传统豪门和中国顶尖专业球场运营权的企业来说,他们终于到了替中国职业体育俱乐部探索全新发展道路的时候了。
从牵头联合体拿下工体改造复建项目的一开始,中赫集团就是用几乎最高的标准来打造新工体这个首都第一座、全国第一批国际标准专业足球场。球场草皮的施工方,选择的是俄罗斯及卡塔尔两届世界杯决赛场地的团队;球场的音响系统,选择的同样是世界杯场馆同款产品;照明系统则向英超豪门切尔西等俱乐部看齐……可以说,中赫集团是实打实地将新工体打造成为了符合世界杯标准的专业足球场。

建好一座球场只是开始,国内国际存在着大量为了大赛兴建,赛结束之后却无法得到充分利用,最终沦为“城市建筑垃圾”的体育场馆。对于新工体这样一个地处首都北京核心区,且具备重要纪念意义和文化价值的体育建筑,赛后的利用是必须要审慎、充分考量的环节。中赫集团全资持有的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正是新工体长期运营最重要的一块拼图。一旦中超恢复正常的主客场赛制,那么北京国安每个主场比赛带来的数万球迷,将成为新工体稳定的规律使用客流,而他们带来的诸如门票、纪念品、餐饮、购物等诸多消费,则是“比赛日”经济的客观构成。

中国的职业体育俱乐部,时常因为与体育场过分疏离的关系,而始终难以摆脱尴尬的“租客”定位,这不但不利于球队自身文化建设,同时也会让俱乐部难以放开手脚大胆经营。而中赫集团不但全资拥有北京国安,还掌握着新工体未来数十年的运营权,这让北京国安与新工体高度绑定具备巨大的可能性,而一个传统豪门和一个顶级场馆的“联姻”,让人们对于工体、国安和中赫的未来,都有了更高层级的期待。而中赫的这番操作,会是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经营理念的全新尝试和探索,值得行业的从业者们学习和借鉴。